電磁兼容實驗室是為了進行電磁兼容試驗而建立的一類特殊的實驗室。首先解釋一下電磁兼容的基本概念:指電磁系統、分系統在各自的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而不因受到電磁干擾降低工作性能的能力。
全世界幾乎所有政府都在嘗試控制他們國家生產的電子產品產生的有害電磁干擾(EMI)。為了向用戶提供一定的保護和安全等級,政府都會制訂涉及電子產品設計的非常特殊的一些規則和規定。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測試所研究的騷擾源通常是指來自射頻發射機的電磁場。 該電磁場可能作用于連接安裝設備的整個電纜上。雖然被騷擾設備的尺寸比騷擾頻率的波長小,但I/O線,例如電源線、通信線、接口電纜等,由于其長度可能是幾個波長、則可能成為無源的接收天線網絡。
選擇外時鐘頻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聲,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方波和正弦波的高頻成分遠遠超過正弦波。雖然方波的高頻成分比基波小,但頻率越高,就越容易發射成噪聲源。微控制器產生的最有影響力的高頻噪聲大約是時鐘頻率的三倍。
電磁兼容性設計主要包括浪涌(沖擊)抗擾性、振鈴波浪涌抗擾性、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性、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性、工頻電源諧波抗擾性、靜電抗擾性、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性、工頻磁場抗擾性、脈沖磁場抗擾性、傳導騷擾、輻射騷擾、射頻場感應傳導抗擾性等。
電磁兼容性(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滿足要求而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難以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因此,EMC包括兩個要求:一方面,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環境的電磁干擾不得超過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設備對環境中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的抗干擾性,即電磁敏感性。
汽車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包括兩方面,一是電磁發射,衡量系統產生的電磁干擾的發射水平;二是電磁敏感度,衡量系統在工作時為實現預期技術指標而需要的抵抗電磁干擾的能力。
如今,電磁干擾越來越成為產品關注的焦點,也成為產品進入國外市場的重要瓶頸。由于中國長期忽視這一領域,以及測試設備及其昂貴等諸多因素,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相對緩慢。
雷擊是指帶電云層或帶電云層與地面之間的放電現象。這種放電過程會產生強大的閃電和巨大的聲線,并隨著大量的能量而傳遞。雷擊對電子設施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雷擊浪涌沖擊波可以通過室外傳輸線路、設備之間的連接線和電力線侵入設備,損壞連接在線路中間或終端的電子設備。雷擊地球或接地導體,導致局部瞬時電位上升,影響附近的電子設備,影響設備,損害其對地面絕緣。
EMC(電磁兼容)包括EMS(電磁敏感度)和EMI(電磁干擾)兩部分,通常我們所說的解決EMC問題,其實就是解決電子設備對外輻射干擾,或者如何防止設備、電子元件被外界電磁波干擾的問題。
在EFT抗擾測試中,并非所有外部信號控制端口都需要EFT抗擾測試,這些端口通常連接電纜相對較短。標準認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易直接與大型EFT干擾耦合,因此對這些端口的EFT抗擾性沒有測試要求。
與其他瞬態脈沖一樣,群脈沖抗擾測試中應用于被測電纜的EFT脈沖范圍從數百伏到數千伏不等。僅僅依靠屏蔽、濾波和接地等普通電磁干擾抑制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對于此類脈沖,應首先使用特殊的脈沖吸收電路將脈沖干擾的能量和范圍降低到較低的水平,然后采取其他電磁干擾抑制措施,使被測設備能夠有效地抵抗此類干擾。